深度评论:详解拜仁VS多特比赛中的两大博弈点 拜仁大胜原因何在
本文约8000字,阅读大概需要10-15分钟哟
忙里偷闲,和拜仁上海球迷俱乐部的朋友们一起边吃边喝边看了拜仁VS多特的德国国家德比,莱万梅开二度,本赛季11场联赛打进16球,状态爆棚继续领跑射手榜,并且超越了盖德穆勒的11轮15球,创造了新的德甲同期进球纪录。格纳布里收获拜仁了拜仁在德甲主场的第2500个进球,同时也送给多特在德甲的第2500个丢球。穆勒奉献了2个助攻。胡梅尔斯不慎自摆乌龙。拜仁最终4-0大胜多特。现场一起看球的小伙伴们也都彻底high了。对于拜仁球迷来说,这个夜晚,舒服,舒心!

拜仁主场4-0大胜多特蒙德
high完以后,自然也是要回归理性,聊一聊拜仁本场比赛究竟赢在哪里。而多特本场比赛又输在哪里。首先还是从双方本场比赛的首发阵容聊起。来看拜仁的

拜仁首发阵容
从拜仁的首发阵容来看,首发11人和周中面对奥林匹亚科斯时候的首发阵容是一模一样的。而无论是周中欧冠还是本场联赛,和这张图上唯一的区别就是,实际站位是科曼左,格纳布里右。两场比赛一模一样的阵容也符合拜仁代理主教练弗里克在周中打奥林匹亚科斯之前的表态。他当时就表示会用这场欧冠来为拜仁VS多特的国家德比演练阵容和打法。所以可以预见的是,拜仁本场比赛的基础战术设定,会完全按照周中打奥林匹亚科斯的比赛来进行。就是高位逼抢配合着积极前插,争取将战火更多烧在对方半场,来减轻本方这条临时拼凑的后防线的压力。
拜仁临时主帅弗里克延续了周中欧冠时的基础布置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多特蒙德的首发
多特本场比赛首发
而从多特的首发阵容来看,赛前曾经传出受伤消息的桑乔还是进入到了球队的首发名单并出任球队的右边锋。同样赛前有受伤消息的罗伊斯本场比赛则是在替补席上待命。格策成为了多特的箭头人物。多特近几个赛季在阵容方面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于没有一个正儿八经可以担任支点的中锋。而多特前场的球员类型几乎如出一辙,都是脚下技术非常细腻,同时在速度层面比较出色的。所以对于多特来说,他们在进攻端的打法,就是在没有高空支持的情况下,纯粹依靠着前场球员的脚下技术,通过地面快速的传接球来发动进攻。
法夫尔旗下的多特,对于地面渗透的要求非常高
所以从双方的阵容阵型来看,双方的博弈点就非常清楚了。对拜仁来说,能够像打奥林匹亚科斯那样一开始就形成压制固然好。但是多特的实力无疑强于奥林匹亚科斯。所以如果因为多特实力更强,导致拜仁的高位逼抢无法产生最好的效果的话,那拜仁有没有合适的B计划,能够既化解高位逼抢不利身后空档被多特利用的隐患,还能保持自己在进攻端的威力,是摆在弗里克面前的考验
如何缓解哈马领衔的防线的压力对拜仁很重要
而多特这边则是要看前场球员的状态,尤其是仍然处在伤病恢复期的桑乔,能否利用自己的技术能力,在本方的右边路,冲击从阵容基本面来看,拜仁由戴维斯和阿拉巴组成的看起来相对薄弱的左路防线。而多特本身因为在进攻端追求速度,所以在防守策略上,同样也是高位逼抢。
从理论上,桑乔的发挥对多特至关重要
说清楚了双方的博弈点。就先来看关于高位逼抢的内容。双方最初的基础战术打法都是高位逼抢。但是,双方在执行的熟练度上也有区别。拜仁在科瓦奇时代几乎放弃了高位逼抢的打法,不过巧合的是,科瓦奇时代拜仁上一次出现的高位逼抢,就是上赛季第二回合国家德比,拜仁主场5-0大胜多特的那一场。但总体来说,毕竟科瓦奇时代大部分时候都并非高位逼抢战术,加之拜仁刚换帅,所以单纯的从高位逼抢这个踢法层面来说,拜仁的一切其实还在重新磨合中。而多特这边,并未如同拜仁这般刚刚进行了换帅,因此从技战术体系的稳定性上来说,无疑是要优于拜仁。可以通过图片来看一下
多特整体阵型更加靠前
前15分钟控球率截图
如图所示,当双方都采用不约而同的采用高位逼抢作为基础阵型时候,其实多特依靠着一直以来阵容和踢法的稳定性打来的更熟练的配合,单以高位逼抢这一点来说,是更胜一筹的,很好的化解了拜仁的高位逼抢,然后多特整体的阵型压的相对靠上,将战火都烧在拜仁半场,控球率也是多特占优。
伟德bevictor中文版但是面对着多特更加娴熟的高位逼抢。拜仁自身也迅速找到了破解之道。而这是科瓦奇时代整整一年半都没有解决的。这也证明了弗里克在最近这一阶段内做出了针对性的训练。
弗里克指挥训练
具体来说,要破解高位逼抢的要素有两点,首先是本方的出球速度。一看二慢三通过肯定是不行的,当你还在观察队友跑位,寻找传球目标的时候,对手也会利用你观察和寻找的时间迅速逼抢上来对你的进攻形成干扰。所以,要破除高位逼抢,首先就需要加快本方传接球的速度,在对方逼抢之前先出球,让对方的逼抢扑个空。那就需要球员形成足够的默契,在某队员拿球的一刹那,对于身边队友的具体站在哪儿往哪里跑已经烂熟于心。而这需要训练中不断强化,形成足够的默契。
第二就是传球的距离和推进的速度。要么是前场有队员接应,传球队员用最快且准确的长传球直接打穿防线。如果是后场得球,那拿球队员的推进速度必须非常快。又或者是抢断队员本身以后很快的推进速度,抢下皮球可以迅速往前冲。毕竟高位逼抢的隐患就是身后的空档会比较大。不管是依靠长传球或者持球推进,只要能在短时间内打到防守者身后,就能形成威胁。
而拜仁,在推进速度上做到了完美。这其中,科曼的发挥至关重要!他的推进速度成为了拜仁本场比赛进攻的一大利器。我们来看一组时间。
科曼得球瞬间
科曼杀入对手腹地准备传球的时间
如图所示,从本方半场左侧拿球,到杀到对方右侧肋部准备起球,科曼的总用时只有10秒而已。如此快的推进速度,让对方根本来不及进行有效的回防。而且这也体现出了科曼在左侧的好处,就是因为他是右脚将,再结合他的速度,可以形成快速的内切,通过斜线的跑动带开对方的防守,迫使对方跟防,影响对手本身的防守站位。而伴随着科曼的高位推进,拜仁的其他球员也迅速跟进。可以说,球队的整体前压,仅仅也只用了那么十几秒而已。
虽然科曼因为传中脚法一般,这个传中球没有准确的找到远端的穆勒,而是被回防的维特塞尔抢到并将球控制住。但是科曼如此快的推进速度,哪怕多特球员也在高速回防,但迅速落位站稳脚跟无疑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科曼的高速推进还是造成了多特防线的立足未稳。而当时,拜仁的球员伴随着科曼的推进,也已经高速的全线压上。所以,多特立足未稳,拜仁全线压上。刚好也为拜仁赢得了重新高位逼抢的机会。可以来看图。
戴维斯和穆勒高位包夹桑乔瞬间
如图所示,在戴维斯高速推进,和本就在前场的穆勒一起进行高位逼抢,包夹仓促回收背身去接维特塞尔传球的桑乔的这个时间点,是比赛的16分13秒。距离一开始科曼从后场拿球准确推进,仅仅过去了19秒而已。
而在这次成功的高位逼抢后,拜仁的其他队员也早已经前压,而在如此快的推进节奏和推进后的高位逼抢下,多特球员完全没有时间让落好位形成有效的阵地防守,立足未稳的多特只能勉强的被动的跟着球走,站位混乱,看球不看人本就是防守端的大忌。最终,在第16分34秒的时候,莱万打进了拜仁本场比赛的第一个进球。也就是说,从科曼带球推进,到莱万完成进球。拜仁的总用时,仅仅只有39秒!!!
莱万进球瞬间
除了时间点外,如图所示,在这个球的过程中,多特的桑乔在防守端是有漏洞的。因为当穆勒和戴维斯把球断下之后,经过了段时间内一系列的压迫和配合后,最终球是出现在了右边路,是帕瓦尔起的传球中。所以当时多特的整体阵型已经左移。而莱万跑的这个空档,其实是多特右中卫阿坎吉和右后卫阿什拉夫之间的空档。阿什拉夫之所以没有进一步内收,因为他还要兼顾身后的穆勒。而桑乔这个时候,理论上应该要收的更加靠近底线。如果桑乔可以内收到穆勒身边,那阿什拉夫也可以更加往左侧移动去盯防莱万。但是很可惜,正因为拜仁的高速推进,并且在推进后迅速形成了高位逼抢。所以多特的防线始终是处在比较忙乱的状态中,完全无法有效的落位!
莱万庆祝进球
伴随着这次由拜仁快速推进而带来的进球,多特也是吃了身后空档太大的亏。所以不再敢像之前一样压的那么靠上,高位逼抢的力度有所降低。为了保护身后,逐渐开始将阵型回收。所以说,同样的高位逼抢,面对不同的对手,也会有所不同。拜仁打奥林匹亚科斯的欧冠,是本身靠着高位逼抢+积极前插,从第一分钟开始就摁住了对方,给自己防线减轻压力。而打多特的这场,是在对方率先高位逼抢前压后,依靠着自己的推进速度,让多特本身不敢再大幅前压,然后等多特回收了,再自然压上去逼抢。然后,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比赛第36分钟数据
这是在比赛第36分钟时候的转播画面给到的实时数据。拜仁有了5次打门,多特连1次都没有,而拜仁的对抗成功率高达61%,多特只有39%。这一方面,证明拜仁除了那个进球外,还利用多次的高速推进,迫使多特不敢再压上,只能将阵型回收。相应的,拜仁就能获得更多的进攻机会。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多特自己本身在阵容上的一个短板。
众所周知,多特最近几个赛季一直比较欠缺一个强有力,可以形成支点作用的高中锋。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当现代足球的潮流是小快灵的时候,这并不是什么问题。当时但最近1-2年,当足球在技战术层面,对于小快灵在攻防两端的研究已经达到极致。防守端球员愈发的利用逼抢,对抗和快读的节奏去限制纯粹的地面倒角的时候,传统中锋的价值就重新体现了出来。传统中锋不光可以在上三路直接形成高空轰炸,传统中锋的支点作用,也可以在阵地进攻中形成对于防守兵力的牵制,为后排小个子队员的插上创造足够的空间。
多特阵中无人能承担支点中锋的责任
而反观拜仁,莱万的作用不言而喻。甚至过去多年一直被人所称道的莱万-穆勒之间的默契。恰恰就是莱万的支点作用和穆勒灵活的跑位,让两人互相呼应。或是穆勒为莱万输送炮弹让莱万进攻,或是莱万牵制,让穆勒利用自己的跑位能力跑到莱万为他创造出的空间里。
莱万和穆勒二人转。
18年夏天的世界杯就是个典型例子。纯粹打地面传控的球队,因为对抗的缺失和倒脚时候相对欠缺的快节奏,导致成绩都不是很好。18年世界杯的四强中,法国队拥有吉鲁,英格兰拥有凯恩,克罗地亚拥有曼朱基奇,比利时拥有卢卡库。这些高中锋的战术价值在比赛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包括打进8强的东道主俄罗斯,高中锋久巴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而西班牙,德国等等缺乏强力中锋的队伍早早出局,也证明了这一点。
而多特的问题恰恰就是如此,缺少中锋,前场只能依靠着小个子队员的脚下技术去寻求配合。面度一般的球队,他们可以依靠前场球员技术能力远强于对方防守球员,防守球员跟不上他们的传接球节奏去解决问题。但是本场是面对拜仁啊。而多特本场比赛首发的前场队员格策,小阿扎尔,布兰特,桑乔等人都不是以对抗作为自己特点的。而且缺少中锋的牵制,也让这些人缺乏足够的前插空间,这样拜仁的防守球员可以贴身对他们进行盯防。那他们对抗能力不足的弱点就会进一步被暴露出来。那这自然也会影响球队的进攻效率。所以,才会有在前36分钟多特0射门,对抗成功率大幅度落后的场面。如果多特有一个高中锋可以压住阿拉巴,就像法兰克福当时用多斯特去压制阿拉巴一样,或许局面又会有所不同。
戴维斯贴身逼抢小阿扎尔
可以说,整个上半场比赛,拜仁能够取得1-0的领先,依靠的就是本身的高速推进,迫使多特不敢再将阵型前压,进而扭转了局面获得了场面以及比分上的优势。而帮助拜仁下半场奠定局面的,同样还是高速的推进。因为下半场一开始,基于比分的落后,法夫尔再度要求多特的阵型前压,但是才1分钟,就又被拜仁的快速反击打穿了防线。从0-1变成了0-2。我们可以来看图
拜仁后场长传瞬间
穆勒助攻瞬间
格纳布里进球瞬间
三张图片看的很清楚,多特下半场一开始就重新压上高位逼抢,但是因为拜仁经过了这一周多的训练,已经有了足够的预案,既知道接球队员的站位,同时也拥有足够快的推进速度。所以可以迅速的摆脱对手的逼抢。从基米希抢在维特塞尔封堵之前将球传出,到穆勒接球,高速前插,送出传中,仅仅只用5秒。从基米希策动进攻到格纳布里完成进球,总共也只用了8秒而已。
格纳布里庆祝进球
多特教练刚刚布置完要压上,结果还没一分钟,又一次被拜仁利用推进速度打成了反击并且把球送进了球门。这对于多特的战术布置来说无疑是打脸的。等于教练的布置还没有在场上起到正能量效果,却在短时间内再度丢球。这对球队接下来对于战术的执行力无疑也会产生影响,因为球员也会怕,你给我的安排的战术,才1分钟就再度宣告失败,你让我怎么还敢用?所以,多特的阵型重新又开始回收了。相应的,拜仁防线的压力就又小了很多,可以更加放心的在进攻端去做文章。
拜仁进球后,多特再度回收
如图所示,在第二个进球后仅仅3分钟,拜仁的后卫线都已经可以轻松的压到中圈附近来进行倒脚,多特几乎是全线退守在本方半场。和下半场刚开场1分钟时候的压上幅度和力度完全不同。同时另外一组数据也能说明问题
比赛第65分钟时候的数据截图
如图所示,在比赛的整整前65分钟。拜仁总体控球率上占据着优势,多特是0射门。再对比前文曾经贴出过的前15分钟多特的控球占优。两者对比之下。也再次证明了,拜仁依靠非常出色的推进速度,迫使多特不敢再前压,只能让出阵地,于是拜仁才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球权
所以法夫尔也知道,在现有4231阵容下,再寻求高位逼抢已经没有意义了。于是法夫尔只能选择变阵。他用帕科和罗伊斯换下魏格尔和格策。变阵为4141。这个换人的思路其实也可以理解。4141相比于4231来说,增加了前场的人数。法夫尔也是想通过增加进攻端的人手,起到两个效果。第一是增加前场的控制力,带来进攻端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依托于进攻质量的提升,带动全队阵型可以一起前压。第二是前场毕竟又多了一个人,法夫尔也希望增加人数,也能够在高位逼抢的时候,增加一个逼抢点,以此来提升高位逼抢的效果。
多特换人瞬间
但是很遗憾,法夫尔的换人,虽然起到了一些效果,比如帕科终于在比赛的第68分钟为多特带来了第一脚射门,而且那脚射门还颇具威胁。但总体来说,这个换人对于多特的整体提升幅度依然不够,光依靠这一点点幅度的提升,还是无法压制住拜仁。在多特换人之后,拜仁依然还打进了2个进球,也证明换人并没有给多特带来质的改变。
而换人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在于两点,第一是再怎么换人,球队始终没有高中锋,始终无法通过支点中锋的牵制来为后排队员的插上提供足够的空间。第二,换上的罗伊斯和帕科二人,本身也不以防守见长,就算让他们去高位逼抢,他们本身的逼抢能力也只能算是一般。更何况罗伊斯本场之所以没有首发,是因为有伤在身。所以这个时候被迫带伤出战,本身状态也并不会好。
然后再来看整场比赛的皮球所在区域占比图
球权所在区域占比图
如图所示,整场比赛有34%的时间,球都在多特的球门附近,在拜仁球门附近的时间,仅仅只有23%而已。所以,同样在基础打法同样是高位逼抢的情况下,谁对于对方高位逼抢的化解做的更好进而能够占据更多场面的优势。一目了然。就是拜仁利用着更快速度的推进,破解了多特的高位,同时多特因为缺少支点中锋,导致前场推进中的冲击力和空间不够。最终,两者结合之下,多特只能被迫回收,将阵地让给拜仁。而在数据统计方面,拜仁全场比赛控球率60%-40%领先,传球成功率88%-79%领先,射门次数更是18-2形成碾压优势。这都足够说明问题了。
刚才说的都是关于第一个博弈点的内容。就是高位逼抢以及破解之道。而比赛的第二个博弈点,前文也提过。就是多特的右路VS拜仁的左侧。先来看一个多特的进攻方向占比图
多特进攻方向占比图
如图所示,多特整场比赛有47%的时间是从他们的右侧来发动进攻。其实光从这个图,可以看出法夫尔在赛前对于拜仁是有过研究的。毕竟拜仁在缺兵少将的情况下,左路从打法兰克福的比赛开始,基础站位就是就是戴维斯左后卫+阿拉巴左中卫的组合。毕竟戴维斯尚且年轻,阿拉巴又不擅长中卫。1-5惨败给法兰克福的比赛中,法兰克福多次威胁的进攻也是从戴维斯和阿拉巴所在的防区发起。相信很多球迷一开始也会担心拜仁的左路防守。毕竟右路的帕瓦尔+哈维马丁内斯的组合看起来无疑更加成熟一些。所以法夫尔安排球队更多往右侧来进攻是可以理解。
法夫尔有自己的小算盘
但是,内因+外因的双重作用。让多特的右路无法发挥出威力。从多特自身的内因来说,右边路的桑乔如果火力全开,的确是德甲赛场最优秀的右边锋之一,本赛季前10轮3个进球5个助攻。上个赛季12个进球14个助攻拿到两双成绩,还是德甲助攻王。但是问题在于,桑乔本场比赛之前是处在受伤的状态,甚至在备战期中从媒体报道来看,大家对于桑乔能否出场还存在疑问。所以,本场比赛桑乔虽然进入到了首发名单,但因为伤病的关系,个人竞技状态并不好。甚至他本身就有可能是带伤出战。因此战斗力大打折扣。而在第36分钟,因为本就状态不佳以及再度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只能被格雷罗换下。所以,法夫尔原本指望右路进攻靠桑乔打开的设想,破灭了。
桑乔遭遇紧逼
而当格雷罗换下桑乔后,小阿扎尔移到了右边路。对于多特来说,这次换人对于前场即战力的削减也是很明显的。首先,格雷罗从能力上来说,目前哪怕在德甲层面也都还算不上一线球员,他在左侧,本身就无法给拜仁制造太大的威胁。而小阿扎尔从门兴时代开始,更加擅长的也是在左侧活动,被迫移动到右侧,他的适应度也是个问号。再结合前文提到的,多特本就因为缺少支点中锋做牵制吸引拜仁防守,导致小个队员的传接球空间不够,只能强行和拜仁球员一对一。因此。多特的边路进攻,尤其是右路进攻,彻底打不开了。这是内因。
桑乔被格雷罗换下瞬间
然后来说外因。外因就是拜仁本场比赛的左侧出乎意料的出色。首先是科曼,本场比赛科曼将自己的速度优势体现的淋漓尽致。来来回回攻防两端接有身影。防守端能够快速回收,而在进攻端的推进速度又称为了多特的梦魇。前文也提到过,拜仁的第一个进球,最初就是科曼深度退防,然后拿到皮球之后在10秒以内穿越大半个球场而建立的。整场比赛,科曼4次尝试突破4次成功,成功率高达100%,是拜仁队内本场的“突破王”。同时还有4次抢断。表现相当出色,他在进攻端的压制,也是导致多特右路难以上前产生威胁的原因
科曼高速拿球推进
然后就是本场比赛最大的惊喜,小将戴维斯!先来看活动热区图
戴维斯活动热区图
如图所示,戴维斯本场比赛,在攻防两端皆有发挥,活动方位覆盖了整条左路走廊。证明了他的活跃度相当出色。而在数据层面,4次尝试突破3次成功。成功突破次数仅次于科曼,和右侧的格纳布里并列拜仁队内第二。全场7次抢断更是拜仁队内第一!而赛前相信不太会有人预料到他个人的竞技状态可以如此的出色。所以他的发挥,真的让人惊喜!
戴维斯贴身防守
所以总体来看,多特在右侧的发挥,既有自己本身右侧球员遭遇伤病,状态不佳的因素在。而拜仁则是“趁你病要你命”。你这边状态不佳,那就别怪我利用这一点对你不客气。两者一结合。自然让法夫尔赛前的布置完全破解。
当然,吹爆了小将戴维斯之后,也还是需要冷静一些。因为这毕竟只是一场比赛而已,戴维斯也还年轻,不能只依靠一场比赛就为戴维斯定性。而且戴维斯这场的爆发,或许多少也有多特本身右侧球员有伤病及状态不佳的关系在,等于对于戴维斯来说就是个easy模式。但不管怎么说,哪怕是easy模式能打到满分,这本身还是代表着这位小将本身所蕴含的潜力以及肉眼可见的进步。也祝福戴维斯以后面对hard模式的时候,也能有出色的表现。
综上所述。在双方同样以高位逼抢作为基础体系的下的对抗中,拜仁尽管一开始拼中场并不占优。但是多特自己缺少中锋的短板也导致了他们在压上后,小个队员无法获得足够的传接球空间进而影响压上效率。而拜仁则依靠着更快的推进速度,多次在多特身后制造威胁并完成进球。成功迫使多特放弃高位逼抢。而在边路的争夺中,多特的右侧球员发挥不尽如人意,反而让拜仁左侧大放异彩。最终,造就了这场4-0!!
欧预赛:奥地利大胜提前晋级 俄罗斯7-0狂胜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2016年欧洲杯预选赛进行了多场比赛,奥地利在客场4-1击败瑞典后提前两轮锁定小组第1,俄罗斯的久巴是今天进球最多的,他打入了4球,帮助球队7-0大胜列支敦士登后升至小组第2。C组...
特雷杨上场吗?黄蜂队对阵老鹰队伤病报告
特雷杨上场吗?黄蜂队对阵老鹰队伤病报告老鹰队当地时间周三对阵黄蜂队时,特雷杨可能无法上场。亚特兰大老鹰队在三月份以 4-1 的战绩开局,超越奥兰多魔术队和迈阿密热火队,成为东部联盟的第七名。特雷杨是...